近日,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指导,龙蜥社区主办,阿里云、浪潮信息、Arm、Intel、中兴通讯、统信软件等 24 家理事单位共同承办的,主题为“云智融合·共筑未来”的 2023 龙蜥操作系统大会圆满结束。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负责同志出席并致辞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原副院长陈左宁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CCF理事长、北京大学教授梅宏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、清华大学教授、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、中国Linux先行者宫敏博士、北航网安学院院长、教授刘建伟、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、阿里云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等一众领导、院士、专家、高管重磅亮相,与 300 多家企业,逾千名参会者,共同探讨了云智融合浪潮下如何协同打造中国操作系统黄金时代。
(图/2023龙蜥操作系统大会现场嘉宾合影)
群擎并举,众芯共魂,龙蜥生态日渐成熟
(图/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原副院长陈左宁)
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原副院长陈左宁表示,龙蜥底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操作系统,主要是来自于阿里云支撑云软件的操作系统,这个实践本身是支撑阿里云的,如何更好地把龙蜥的软硬件生态在阿里云以外的场景支持好,这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情,期待社区可以做好。
(图/中国科学院院士、CCF 理事长、北京大学教授梅宏)
梅宏院士则指出,龙蜥社区采用了开放中立的治理理念,社区由单引擎变成多企业治理,原来主要是阿里云,现在有阿里云、浪潮信息、中兴通讯、统信软件等等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格局,形成了生态发展很好的雏形。而这种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励所有参与者,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性、主观能动性,为龙蜥社区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龙蜥生态协同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“1+3”能力模型
(图/阿里云基础软件部副总裁、龙蜥社区理事长马涛)
在本次大会上,阿里云基础软件部副总裁、龙蜥社区理事长马涛,重磅首发了下一代操作系统“1+3”能力模型,遵照 1 个“分层分类”科学理论的去中心化协同演进的技术路线,以“用好开源、做深开源、自主创新”为核心出发点,长期投入研发,将打造“供应链安全”、“开源标准”和“云原生+AI” 三位一体的下一代操作系统。
(图/阿里云基础软件部资深技术总监、龙蜥社区技术委员会主席杨勇)
开源生态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,只有积极联动产业生态链上下游的多方力量,才能充分释放开源的创新活力。作为国内操作系统开源社区的引领者,龙蜥社区在过去三年中,秉承开放协作的发展理念,汇聚了 800 余家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共建,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高速度、高质量发展。龙蜥坚信只有拥抱变革、与时俱进,才能站在时代浪潮之巅,只有与广大用户并肩前行,才能迈向更光明的未来。会上,阿里云基础软件部资深技术总监、龙蜥社区技术委员会主席杨勇分享了《与用户共同成长,拥抱新技术变革》,也解答了如何基于“1+3”能力模型,协同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的问题。以下为分享全文:
“从用户体验出发,然后回归到技术"。二十多年前,乔布斯曾用这句话强调,产品研发,要从用户为中心。在过去,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存在重重障碍,以用户为中心的研发模式充满了挑战。现今通过开源社区协同,开发者和用户可以实现零距离的互动。时过境迁,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理念历久弥新,这也是龙蜥社区创立的初心。
今天,站在这里,回望过去,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,社区共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:第一阶段,社区希望解决”一云多芯“的兼容性问题,为整合国内操作系统碎片化生态,社区发布首个龙蜥版本,并提出了同源异构技术路线。第二阶段,社区致力于解决 CentOS 停服问题,并提出了 CentOS 停服替代方案。在经历了多个版本迭代之后,明确了八大技术方向,用来引导社区的研发和创新。第三阶段,在用户基数不断增长,开源供应链安全日益成为我们的挑战,龙蜥社区启动下一代操作系统研发。社区也升级到了九大技术方向,并宣布根社区体系化布局已基本完成。
群擎并举,众芯共魂!领跑 AI 时代
五年的发展历程,社区通过用户问题驱动,实现了与用户共同成长。龙蜥社区作为立足中国面向国际的 Linux 开源操作系统根社区,致力于与合作伙伴打造安全可靠的开源生态。社区通过上中下游、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协作,在全球范围发挥开源影响力。当前的开源社区存在两种治理模式,一元的治理模式和多元的治理模式。龙蜥社区坚定地选择了后者。在这种治理模式下,社区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多样性:
技术治理上,实现了产业覆盖的多样性,坚持中立开放,龙蜥技术委员会(TC )技术决策一人一票。随着更多副理事单位的加入,社区由“单引擎”变为“多引擎”。
社区代码贡献上,实现了代码贡献的多样性,不仅开发者数量,代码库数量还实现了快速增长。在社区机构贡献榜单上,数十家公司里,16 家机构脱颖而出,成为长期活跃的贡献机构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芯片硬件领域,通过与国际 Linux 内核社区看齐,在国内独树一帜,实现了 7 家芯片厂商,长期活跃的直接参与贡献模式。
今天,龙蜥社区已经形成了“群擎并举,众芯共魂”的开放治理模式,并以此推动社区的快速成长。良好的社区治理模式,为社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清晰的发展方向,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。
我们坚信“方向对了,就不怕路远”。让我们共同审视,社区当前的技术布局和前进方向。
在 11 月的云栖大会上,发布了《龙蜥社区白皮书 3.0 》等系列白皮书,明确了九大技术方向,旨在迎接智算时代的机遇和新机会。这九大技术方向可以总结为四横五纵:即四个横向的场景型方向和五个纵向的领域型方向。明年发布的 Anolis OS 23,将会集成这九大方向的技术成果,带来稳定、性能、成本和安全方面的全面提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龙蜥社区还实现了跨社区的版本兼容性,我们与国内其他两家社区共同定义了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标准,其中内核和工具链等五大组件在三家社区实现了组件的统一,这为产业开发者极大降低了开发者的代码适配成本。
下一代操作系统“1+3”能力模型
面对未来智算产业的发展和不确定性,需要我们有更多深度的思考。龙蜥操作系统拥有四亿行代码,我们依据“分层分类”的技术架构思想,将这个庞大的系统拆解为数千个组件。
我们对这些组件实现了从核心到外围的“分层”组件管理,并且根据应用场景进行“分类”聚合,基于每个分类聚合单元,都可以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研发模式。正是这种“庖丁解牛”的精细拆解,才能进一步采用“分而治之”的思想,用“去中心化”的协作方式,实现统一的技术前进路线。
基于此,龙蜥社区提出了”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能力模型“,我们称之为“‘1+3”能力模型,即一条路线,三大核心能力。一条路线是指,用“去中心化”的方式,实现产品的“统一技术路线”。三大核心能力分别是,“用好开源”需具备的“供应链安全”掌控力,“做深开源”需具备的“开源标准”引领力,以及“云+AI”技术趋势下的自主研发的创新力。龙蜥下一代操作系统的“1+3”能力模型,也将为龙蜥社区牵引出更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体系。
三大核心能力的布局和成果
接下来,让我们具体看看龙蜥在“供应链安全、开源标准、云原生+AI 三大核心能力上的布局和成果:
首先,是供应链安全能力,它展现了社区对开源的掌控力。龙蜥社区主要在系统安全的核心原子能力,与全研发生命周期的 SBOM(软件物料清单)数据能力,建立了完备的系统安全体系。依托龙蜥社区的 devFree 基础设施平台的服务,实现了数据化、自动化和自服务能力,全面地保障了供应链安全。
同时,社区的服务体系和工具,能全面覆盖源代码管理、研发过程安全管理到软件风险管理的全流程,实现了供应链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的流程覆盖,全面保障供应链安全。
其次是自身开源需要的开源引领能力。在过去几年中,龙蜥社区在在九大技术方向的推动下,已在内核、编程语言、云原生等开源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社区维护者、决策者席位、代码贡献都有了显著增长。
在工程上,在一云多芯 SPR 芯片的支持上,社区与 Intel 合作,实现了 SPR 全面的高阶能力的支持,这在业内也是独树一帜。在创新上,很多原创项目上都发表了国际论文,把相关技术通过社区开源项目分享给业界。在高质量目标的牵引下,龙蜥社区从过去只注重开源贡献数量,到并重开源质量,进一步专注于云原生容器、只读存储、编程语言、以及开源供应链等前瞻性的业内技术挑战,为未来的社区发展带来更多的牵引力。
最后,云原生+AI的创新能力。在智算时代,我们坚信云原生技术与 AI 的结合,必将给数据中心的体系结构和云原生的架构带来创新上的加速。在云原生场景、AI 场景的深入拓展下,我们认为在面向 AI、融合 AI、信赖 AI 场景方向下,整个智算的场景将会不断深入。
在所有的场景里,社区都坚持从算力到用户无缝对接的统一策略。例如,在面向 AI 的场景下,我们的布局从开发、训练、推理到部署,实现全流程的覆盖。一方面,我们重点加强了与训练和研发的软硬协同优化,另一方面,通过与大模型社区的合作,实现对开发和部署的场景优化,达成了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覆盖。
在融合 AI 场景,我们同样坚持端到端对接到用户的策略,致力于系统调优、智能化运维的优化工作,确保社区在行业处于引领者的地位。
“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,就是把它创造出来”,这里再次借用技术先驱的名言,开源社区的普世价值是“行胜于言”,社区未来的技术规划尤为重要。
展望未来
龙蜥社区已成立发行版工作组(WG),通过与发行版 SIG 协同,引领整个社区伙伴共建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路线图。
我们将遵循下一代操作系统模型定义,持续在供应链安全、开源标准和云+AI 自主创新的技术方向上,进一步实现突破。 同时,我们会持续维护同源异构的,并且坚持一云多芯兼容性理念,以确保我们在智算时代能够处于引领地位。
CopyRight@2008-2024 中国证券新闻 All Right Reserved
工信备案号:备案号京ICP(备)15095275
中国证券新闻版权所有违者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