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光伏行业在全球市场上一骑绝尘,尤其是光伏组件市场,超过八成的份额都是由中国企业把控着。只是,在一片繁荣的光伏市场,阴霾也在缓慢蔓延。光伏产能过剩的同时,国内各个光伏大玩家,仍在不遗余力地在进行扩产。
日前,光伏组件的“四小龙”都已经发布了三季报。产业链正由P型向N型转变,凭借目前光伏电池技术中的“当红炸子鸡”——TOPCon,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都吃上红利,三季度业绩十分亮眼。而业界老大隆基绿能因为处于尴尬的转型时期,三季度营利双降。
三季报业绩出色,但天合光能却难掩焦虑。首先,天合光能的高增长势头不再,业绩、利润增速双双放缓,环比出现下滑趋势。其次,按照营收规模看,隆基绿能和晶科能源压制着天合光能。如今面对业绩持续爆发的晶澳科技,天合光能“老三”的位置恐怕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迎来危机。
最后,资本市场对于光伏组件赛道的投资逻辑就是,要么不投,要投就投龙头。今年,天合光能的股价已然出现腰斩并持续下跌,市值距离今年最高点已经缩水810亿元。截至11月3日收盘,其股价为28.3元,创下了自2021年7月之后的历史最低价格。
1
股价下滑市值腰斩,天合光能急护盘
天合光能的前身叫做“常州天合铝板幕墙制造有限公司”,在1997年便成立,当时并非从事光伏组件业务。直到1999年,才专注于光伏技术研发等业务。
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,天合光能如今的光伏业务可划分成三大板块。一是各类光伏产品,二是光伏系统,最后是智慧能源。天合光能在组件赛道上原本并不突出,但后来凭借大尺寸组件实现了弯道超车。近年来,天合光能的210mm大尺寸的出货量长年处于全球第一的地位。但因为210尺寸的组件技术壁垒不高,恐怕无法成为天合光能长久的企业护城河。
除了组件以外,光伏系统也是作出业绩贡献的第二顺位的“营收台柱子”。但这第二增长曲线的业务,暗藏了不少危机。
首先是从去年开始,资本市场上就有消息指出天合光能计划将旗下光伏系统业务拆分。该消息一出,便引起天合光能的股价大跳水,跌幅一度达到12%。为了稳定市场情绪,天合光能不得不出面,表明光伏系统业务的子公司的拆分上市计划,尚在论证阶段,并没有决定实施。
其实,怪不得投资者如此敏感。要知道,光伏系统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增长超过200%,可以说是天合光能营收增长的最大功臣。更重要的是,光伏系统的利润空间比光伏组件要好多了。如果这些刚刚成长起来的业务被拆分独立上市,那天合光能的盈利能力就会被削弱,投资者自然就会用脚投票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两年光伏系统的高增长的理由只有一个,那就是来自华能集团的合作订单。2022年前三季度,光伏系统的销售额有超过七成都是华能集团一家贡献的,这部分占据了天合光能当期总营收的11.2%。
日后如果失去华能集团这个大客户,光伏系统的业绩则会遭遇腰斩下降。因此,天合光能的第二增长曲线,实际上还是个不稳定的变量。
如今,光伏行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局面,一方面是企业在扩产的投入上,出现了过热的现象,光伏产业链几乎每个环节都在进行产能扩张。另一方面,是二级市场对光伏板块的逐渐冷淡,整个光伏板块在年内的跌幅高达26%。
截至11月3日,天合光能的总市值为631.6亿元。谁能料到,天合光能从纽交所重返A股,也才三年时间。天合光能在科创板曾经创下了1800亿元的市值,如今缩水了一半不止。目前,天合光能已经斥资3.5亿元进行回购护盘。只是,要想稳住资本市场的信心,恐怕并不容易。
2
前有猛虎后有追兵,天合光能无法放松
现下,光伏市场上“行业洗牌论”的说法日益迅猛。单看组件赛道,至今仍不断有新进者进入市场。比如在2021年才上市的阿特斯,去年的出货量已经攀升到了第五名,且增速保持在50%。天合光能在光伏组件的头部梯队中,前有猛虎后有追兵,不容喘息。
光伏组件赛道的第一梯队,业内公认的有四家企业,按照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排名分别是:隆基绿能、晶科能源、天合光能以及晶澳科技。天合光能与另外的“隆晶晶”三家,都称得上是行业中的老牌光伏玩家,各有优势。
与其他组件龙头相比,晶科能源三季报的业绩最优。天合光能虽然单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也实现了增长,但环比二季度利润还是下滑的。
纵观天合光能近十年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,天合光能的盈利能力在业内排位较低。也就是说,尽管天合光能的营收规模靠前,但赚的都是辛苦钱。2019年天合光能的毛利率为17.39%,2022年为13.43%,三年时间下降了不少。
再看天合光能的财务状况,存贷双高的情况十分突出。光伏产业是资金、技术密集型产业,加上技术迭代速度快,资本的协同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诚然,为了巩固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,资本开支强度维持在高位,是难以避免的过程。
只是,资金实力也是同行竞争中的重要支撑点。天合光能近三年的年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亿元,流动负债合计549.5亿元。简而言之,天合光能的债务压力不可小觑。
虽然很多行业仍然向着各种寡头方向集中,但是在新能源方面,尤其是太阳能发电方面,中国呈现百花齐放状态。无论是老牌的英利、尚德、晶科、晶澳、协鑫等,还是后来居上的天合光能、隆基绿能等。相对来说,没有完全一家能够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,这也说明了中国光伏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按照从上到下的产业链排序的话,分别是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以及系统,这五个环节组成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。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仍是技术密集型产业,需要通过技术研发提高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,技术是唯一的突破方向,也是核心竞争力。
今年年初,天合光能核心技术骨干方斌,放弃了股权激励和丰厚的薪酬,离开了就职六年时间的东家。尽管核心技术人员必定是签署了竞业协议,但负面影响还是难以避免。
3
光伏产能过剩危机爆发,天合光能仍沉迷扩产
光伏产业发展数十年,中国光伏产业从落后到如今在全球市场取得稳固的领先地位,这当中除了政策扶持,也有诸多民营光伏企业的心血付出。
只是,光伏市场连续多年都站在风口上,犹如烈火烹油。尤其是近年来光伏行业中的大玩家、大资本都在拼命进行产业链整合,价格持续下探,为的就是扩大规模,挤压竞争对手。以至于整个行业从挣钱,到微利、再到现在几乎走到了亏损线。
把目光放到A股市场的所有光伏企业身上,从下半年开始,业绩就出现了分水岭。但综合来看,这些企业在三季报的总体盈利能力同比上年是出现了负增长的。
天合光能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在于产品利润空间薄弱。在四个组件龙头中,天合光能垂直一体化单瓦净利润最低。如果市场继续走弱,天合光能单瓦净利润低的弱势就会最先暴露出来。届时,或许会导致新一轮的股价大跌。
随着光伏市场的逐渐成熟,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迅猛发展,光伏已经从原来的“贵族产品”变为更加贴近民生。光伏市场的最终用户——民众,更加看重的不再单纯是投入和收益,而是多样化的要求。这样广泛的要求,促使光伏电站开发企业拿出更多的解决方案,从而也间接促进光伏构件制造企业向更加精细、更加高端的方向发展。
只是,现下不少光伏企业,还深陷“扩产”的圈套当中。目前,根据统计,我国的光伏产能总和,已经超过全球市场需求量的一倍有多。但在这样的局面下,在资本市场募集扩产的节奏并未停止。
今年,天合光能也同样进行了多次大额募资。实际上,光伏行业供需失衡的现象,呈周期性出现。天合光能密集扩产的节奏,十分考验企业对市场时机的预判。但从投资者对天合光能频频减持的情况来看,显然对天合光能并无充足的信心。
4
结语
头部光伏企业目前依旧有可观发展前景,只是暴利时代已过,目前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和良品率方面,并非难以逾越。在行业门槛不高的情况下,产业链各环节的纵向博弈可能横向转变,在日后的交锋对垒中,天合光能二十余年的资历或许也难以转化成竞争优势。
光伏产业发展历史上,有过不少危机。天合光能既然可以在过去平安度过,那么如今面对的种种挑战,未尝不是天合光能更上一层楼的机遇呢。
CopyRight@2008-2024 中国证券新闻 All Right Reserved
工信备案号:备案号京ICP(备)15095275
中国证券新闻版权所有违者必究